首页
>新闻资讯>文化园地
东山文苑丨三三〇抒怀:葛洲坝人的“水密码”

“我是长江,我是三峡,我是葛洲坝。我是长江一滴水,浪里一颗砂,穿越千山万水,奉献苦乐年华,播种光明,普照华夏。”一首饱含深情的《葛洲坝人之歌》总能轻易唤起几代葛洲坝人的共同记忆。我们从长江走来,奋楫扬帆,乘风破浪,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引子


又是一年春好处,长江之水从容不迫地自唐古拉山脉奔泻而下,一路东流,气贯长虹,如一条巨龙串联起中国11个省份,奔向大洋。“万里长江第一坝”在流淌的光阴里静谧地润泽着神州大地,山水之间,沧海一念,世纪工程像纵横的歌赋,默默地拨动着亿万苍生的心弦。

葛洲坝气势恢宏的葛洲坝航拍

1958年3月30日,毛泽东主席乘船考察三峡工程坝址,葛洲坝集团的前身“三三〇工程指挥部”由此得名。1970年12月26日,中央批准兴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又逢“三三〇”,五湖四海的葛洲坝人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际会重逢,缅怀历史,审视当下,展望未来,共享精神盛宴,为新时代新征程蓄满前进的风帆。

依水而生   驭水而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生命的依托,发展的起源。探寻血脉源流,总是离不开大江大河。纵观世界文明,是幼发拉底河的荣枯消长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盛衰兴亡,水波澹澹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流淌在东方的巨龙长江,滋润了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古有老子的水之“七善”,西陵江畔,葛洲坝自长江走来,以水而生、驭水而兴,以一往无前、生生不息的发展脉络,经年累月凝聚成了自己的“水密码”,串联起过去、现在与未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宁静的午后,在阳台翻看葛洲坝老照片,往事历历,那些泛黄的图像即使黑白,也难掩岁月光辉。回忆如水,思绪翻飞,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50多年前的峡江两岸......

时间为经,空间为纬,纵观葛洲坝54年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不断拼搏的奋斗史。顺着历史的脉络溯游而上,葛洲坝人坚定从容地从时光里涉水而来,一路筚路蓝缕、风雷激荡、与水共舞。他们始终坚信人定胜天,面对自然挑战奋楫向前。

时光不语,静水流深。水,就是这样,柔之胜刚,弱之胜强。每一位葛洲坝建设者就是“长江的一滴水,浪里的一颗砂”,涓涓细流,汇成惊涛骇浪的长江之水,聚沙成塔,筑起巍峨耸立的峡江之坝。山河渺远,千年的江涛诉不尽葛洲坝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三特”奋斗诗篇,翻开历史的地图,葛洲坝人弄潮江上、“撸起袖子拼命干”的足迹清晰可见——十万建设大军争分夺秒,日夜奋战,奏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赶工“交响曲”。

1970年12月30日,三三〇工程开工誓师大会

没有材料,就自己手动“创造”材料。1970年,水电大军涌入沉睡的葛洲坝,三三〇工程开工誓师大会的要求是“三个万”——“万众一心、万人大会、万炮齐鸣”。今年72岁的高级工程师张新生,当时只有20岁,是一名瓦工,葛洲坝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在他身上有着生动写照:当时搭誓师大会主席台的材料不够,他就和工友去山里砍竹子,没有围挡,他们就一张张筹来芦席,没有讲台,他们就用石头在江滩上打个围,再填上沙土。自此葛洲坝建设者们“腰斩长江、首战必捷”的誓师呐喊,在滚滚江水之上掀起了一个时代的波澜,回荡着穿越时空的坚定回响。

水滴石穿,积水成渊,赤子之心,江河可鉴。在建设大坝的过程中,没有如今高效智能的先进设备,葛洲坝铁军们就“人拉肩扛”,臂膀成了他们最有力的“武器”。“一根扁担两只筐,挑土、挑砖、挑石渣”、“小扁担,三尺三,千担万担不歇肩,为了建成大围堰,一担挑走两座山”——日月为眸,山川为鉴,齐声的号子成了江水上最动人的旋律。

肩挑人扛,建起伟大的工程

生于1950年的老党员李庆和就是这其中的一员,也是第一批主动请缨参加建设的工人。70年代初,在马不停蹄的建设热潮中,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加拼命”,1977年被第一批拔尖升级,成为党组织重点培养对象,后来还荣获了葛洲坝工程局先进生产者。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某天在为施工部位送材料时,他不幸受了严重工伤。后来,在受伤不足百日的情况下,他拖着病躯急忙返回宜昌,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

九尺之台,起于垒土。葛洲坝建设者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时光接力中递进升华,筑起了一座“水上长城”奇迹,正是有像李庆和这样千千万万的建设铁军,为“高峡出平湖”的壮观镌刻下诸多浩瀚的记忆:仅4个月就完成了葛洲坝一期工程上下游围堰的建设,原计划17天,实际仅用36小时就完现了大江截流的壮举,自此世纪工程在这里“天堑变通途”,斩断苍龙、为生民立命。

当时的新闻报道里说:“万古奔流、放荡不羁的长江,第一次按照人类的意愿,把主河槽从大江改为二江”、“万里长江第一坝截流成功甚至和美国把宇航员送上月球一样了不起”。1980年7月12日,邓小平同志视察葛洲坝工地时,强调“要看现代化,就看葛洲坝”“一定要把葛洲坝的成功经验带到三峡去”。

上善若水,水润万物而不言。心怀万家灯火,才有勇气以乐观的精神让贫瘠的生活开出花。没有如今舒适的标准化营地,芦席棚、“干打垒”便是三三〇人在坝上最初的“家”,他们“先生产、后生活”,在荒野安营扎寨,自带口粮自力更生,汗水与尘土也难掩那一张张干劲十足的笑脸,“坝”上的男女老少们风餐露宿,却将水的力量汇入祖国寻常百姓家,“大国小家”在一盏盏明灭的万家灯火中得到价值的升华。

中流击水  溯流而上

船到中流浪更急,站在时序更替的节点,更多的艰难险阻随之浮现。18载春华秋实,葛洲坝工程最终于1988年底建成,此后,葛洲坝铁军们面临没有工程可做的局面,经历了巨大的转型阵痛。改革求新还是维持原样?山川巍峨,斗转星移,山是静的,水是动的,关于动与静的哲思正蕴藏于这山与水之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葛洲坝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天涯海角,中流击水,奋楫者总能率先争渡,一个字——“闯”!我曾于一位中国能建的老书法家求得题字“走南闯北”,并常年带在身边,只因时常能让我想起葛洲坝人经久不衰的闯荡精神。

“攻坚强者莫胜于水”,老子总是赋予水别样的意蕴。水,柔能滴水穿石,勇可飞瀑直下,天下之至柔亦能驰骋天下之至坚。水能适应环境和形势的变化,以柔克刚,随方就圆,因势赋形,作出应有的改变并产生相应的势能。

岩滩水电站

水的灵活多变,也赋予了葛洲坝人血液里敢闯、敢创、敢试的创新密码。群山如浪,江河入海,赤子之心,从未褪色。弄潮儿向涛头立。为了闯出新天地,葛洲坝人以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决绝与勇敢,摸着石头过河,在山川河流里跋涉,在时代洪流中搏击,摸索出一条自力更生的道路。他们置之死地而后生,通过大胆闯、大胆试,让企业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永葆青春:1982年,他们顺应改革开放后水电改革的趋势,在红石和太平湾水电站推行工程概算“总承包”试点,打破“大锅饭”,推动水电施工企业内部改革积极性转折;1984年,葛洲坝工程局通过投标获取了第一个工程项目岩滩水电站,在体制改革的时代潮流下,迈出了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第一步。

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半个世纪以来,在葛洲坝铁军“三特”精神的感召下,葛洲坝人以长江为梦想的起点,却不囿于一方江水,以水为脉,逆流而上,步履不停。

我们走出长江,乘风破浪,足迹遍布长江、金沙江、雅砻江、澜沧江、大渡河、黄河流域等更多大江大河,承建了全球十大水电站中的五座,以及中国十大水电站等共计1000余座水电工程,缔造100多项世界之最,成为了我国水电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稳稳占据着世界水电建设领跑者、王牌军地位,以水脉助力国家命脉。

我们以大地为卷,以奋斗为笔,追风逐日,雕琢山川,连珠成串,在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葛洲坝、三峡水电站,助力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的构建,在大江大河擘画出“只此青绿”的山水画,创造彪炳史册的业绩,震撼世界的奇迹。

白鹤滩水电站

我们心怀天下,逐梦寰宇,与世界人民共画“同心圆”。水无物能容万物,只因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曾记否?1994年,走向国际的葛洲坝人拿下了首个国际EPC项目——尼泊尔上波迪·科西水电站。如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先行者和主力军,葛洲坝人已将自己的身影遍布在全球142个国家和地区,传递着中国能建“赋能美丽中国,共建美好世界”的美好夙愿。

我们铸就三峡工程等“大国重器”,打造南水北调等“民生利器”,攀登水电技术高峰的征途,以精湛的技艺润泽华夏,以时光之手,重塑大地肌理脉络,培养了一批批诸如梅琳等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新时代“大国工匠”。

新时期的“水密码”

跨过时间的洪流,蓦然回首,轻舟已过万重山。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公司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当今世界风雷激荡,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淮南子》里讲“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三三〇这天,我们回溯过去,问道往昔,时常自省:如何在风谲云诡中守好葛洲坝前辈留下的一番事业,赓续基业长青的灯火?

“一带一路”倡议沿线重点项目

——科威特穆特拉住房新城

是守好本源,慎终如始,才能行稳致远。葛洲坝集团因水而生,自诞生之日起,便承载着水电报国的崇高理想,担负着振兴民族的重大使命,许党报国的家国情怀和赤子初心是我们葛洲坝人血脉里共同印刻的赤子初心。

是激起一池活水,稳中提质,质中有新,才能源远流长。水不绝源,仗金生而流远。两级集团“两会”为葛洲坝人赋予最生动的时代注脚,在中国能建《若干意见》、“1466”和“三新”能建战略的引领下,葛洲坝将“创新、绿色、数智、融合”核心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加快“四大转型”,深入推进“一创三转”,通过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登峰造极境”,在中国能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愿景中争当中流砥柱,不负山河期待。

是文化如水,浸润人心,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铮铮古训。新征程上,葛洲坝进一步推动文化登高,让“三特”铁军精神深深融入代代相传的精神火炬,让敢打敢拼成为我们共同的奋斗底色;让“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凝聚企业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清廉如水、开源节流营造风清气正的健康发展生态。

时光如水,岁序常易,华章日新,“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在川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在追寻历史,也正在创造历史。又是一年“三三〇”,作为新生代葛洲坝人,我深知饮水思源,方能更好迈向世界。那些老一辈葛洲坝人的精神丰碑,将代代相传,老一辈葛洲坝人的殷切期盼,我们也将一一实现。正如周深的《如愿》里唱道:“你是我之所来,也是我心之所归/我将爱你所爱的人间,愿你所愿的笑颜/如果说你曾苦过我的甜,我愿活成你的愿/这盛世每一天,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


图片来源:中国能建摄影展、网络